铜草花学名叫海州香薷。这些蓝莹莹的植物看似纤弱,生命力却异常顽强。它们常常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矿藏物,堪称是铜矿藏的指引者和守护者。在远隔重洋的中南部非洲、在有着“铜矿之国”美誉的赞比亚,随处可见铜草花。在那里,中国有色集团投资建设的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简称经贸合作区)的中赞员工,如同风中摇曳的铜草花,用一点一滴的努力,演绎出了一幕诠释“中非全天候友谊”的赞比亚故事。
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和迄今为止最大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赞比亚第一个多功能经济区。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经贸合作区董事长罗涛回顾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历程时意味深长地指出:“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始终是我们扎根非洲大陆、释放资源价值的坚强后盾。”2014年6月2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视察经贸合作区时称赞:“中国有色集团干得好!不愧为央企‘走出去’的排头兵”,并欣然题词“胸怀祖国、热爱非洲、合作共赢”。事实上,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胡锦涛、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曾亲切关怀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的投资发展、高度关注经贸合作区的成长进步,为中国有色集团和经贸合作区在赞比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带着殷切的期望和厚重的嘱托,经贸合作区这艘海外舰船如今已经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成为中赞友好合作的重要标志。
河有源泉水才深
非洲有句著名的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如果说中国有色集团以经贸合作区为代表的赞比亚事业是一条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的大河,那么经贸合作区的入区企业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色非矿)以及由该公司运营的谦比希铜矿就是这条河的“源泉”、“源头”。罗涛总经理指出:“谦比希铜矿不仅肩负起推动中赞两国‘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崇高使命,积极为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活力,也为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谦比希铜矿是中国在境外投资建成的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被称为“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拉开了中国有色集团“走出去”的大幕。谈起谦比希铜矿,已经在该矿工作近30年的井下电工姆维尔瓦掩饰不住一脸的自豪。他说,谦比希铜矿曾经风光无限,刚到矿上工作的时候,铜矿还在其他控股公司的控制下。“1987年铜矿由于种种困难而不得不关闭,只剩下基本的维护工作。”在此后长达十余年的荒废期内,整个矿山处于停滞状态,当地矿工失去工作,生活愁云密布。给姆维尔瓦的生活带来改变的是:中国有色集团于1998年成功竞得该矿85%股权并于2003年成功复产,成立了中色非矿公司并负责运营。1998年9月,中赞两国国旗在谦比希镇升起,也升起了中国有色集团“心系祖国,奉献非洲”的不懈追求。“中国人来了之后,我的生活一下子就改变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形势随之好转。”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2004年11月视察谦比希铜矿时曾欣然题词“励精图治、大展宏图”,鼓励中国有色集团在老一辈中赞人民携手同行的土地上,书写新的传奇。
得益于谦比希铜矿的桥头堡作用,中国有色集团开始思考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单一矿产品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必须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其它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以多渠道、多方位、多产品的发展,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有色集团副总经理、经贸合作区副董事长陶星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以谦比希铜矿为起点,中国有色集团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建成了贯通采选冶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集群。
为综合利用谦比希铜矿的尾矿资源和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中国有色集团联合国内企业兴建了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良好的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与西方国际矿业公司大多集中于利润最为丰厚的上游矿石开采加工领域、对于利润微薄的冶炼加工环节甚少染指不同,中国有色集团和云铜集团合资成立了谦比希铜冶炼公司,其主要资产是谦比希25万吨铜冶炼厂。该厂是赞比亚三大冶炼厂之一,也是我国在海外唯一的大型火法铜冶炼厂,可以将铜产品附加值留在赞比亚。公司克服工期紧、运输路线长、材料匮乏以及文化差异等诸多困难,创造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走出去”的奇迹。2009年全球矿业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陷入一片萧条之际,中国有色集团抓住机会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并设立了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底全面停产并进入破产程序,导致2300多名矿工失业,原控股股东决定退出。卢安夏市95%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该矿,公司停产给当地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此关键时刻,中国有色集团果断向赞比亚政府递交了收购方案,并于2009年6月成功接管。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工人穆易比感叹:“公司是卢安夏市的的心脏。如果公司不再运行,城市就会死亡。在这里工作5年、10年、20年的人,得到的福利一定好于别的公司”。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2003年开始,中国有色集团着手以谦比希铜矿等为基础,建立经贸合作区。2006年中标商务部组织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07年2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时任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亲自为经贸合作区和入区的第一家企业谦比希铜冶炼公司揭牌并题词“中赞合作,共同发展”。如今,8年过去了,经贸合作区已初具规模,上文提到的中色非矿、谦比希铜冶炼公司、谦比希湿法公司等企业成为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的重要代表。经贸合作区总经理昝宝森自豪地表示:“我们发扬拓荒牛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8年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投资1.8亿美元,入区企业及用户企业达到48家,涉及矿业、建筑、物流、农业、制酒、制药等行业,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成为中国19个境外合作区中发展最好、进展最快、环境最美的优秀典型。”
扬帆出海的联合舰队
昝宝森表示:“从经济建设来讲,即使企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很好的投资项目,但在落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经贸合作区就是要把两个方面的劣势变成优势,为入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良好服务。我们逐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等硬性设施,与赞比亚政府签署了《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促进与保护协议》,确保入区企业可以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此外,我们为入区企业提供水电、垃圾处理、市政、人力资源、工作许可、安全等配套服务,构建大环境中的小环境。只有小环境趋于完善,当入驻的企业有好的项目和机会,就可以迅速落地。”正是这样的贴身服务,使经贸合作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吸引了一大批中外企业联合出海。
经贸合作区包含谦比希园区和卢萨卡园区两个多功能经济区,总规划面积17.28平方公里。其中,谦比希园区位于赞比亚铜带省中部,面积11.58平方公里,发展定位和规划是:“以有色金属工业为主,延伸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适当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的有色金属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该园区致力于打造我国境外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中赞两国经济合作范例。
在谦比希园区的蓝天白云下,一片片与天空色彩相协调的蓝色厂房、330千伏变电站、功能齐全的加油站、气派的综合办公楼……若非不期而遇的灌木丛和远处隐约可见的金合欢树提醒你,你会误认为自己正置身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开发区。令人更为心动的是,谦比希园区内入区企业的良好发展氛围。园区内的谦比希铜冶炼公司是经贸合作区第一家入区企业,雇用当地员工1400多人。在公司办公楼前,伫立着两只巨大的铜手,象征着中赞两国员工共同托起公司的明天。在公司控制室,27岁的秦乐观和26岁的姆弗维像一对兄弟,正密切观察着8个大型液晶屏幕,从每小时吃进上百吨矿石的艾萨炉进料口,直到炼成品位99%以上的粗铜,每个环节都在他们掌控之中。他们不时接听电话、发出指令,并随时把情况写在记事本上。身材高挑的小伙费尼哈斯是一名操作工。在吹炼转炉前,费尼哈斯说,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工厂,余热发电、含硫烟气生产硫酸,尾矿还要进行渣浮选,完全做到了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非常人性化。他说:“我没受过良好教育,工厂就是我的大学!”
卢萨卡园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以卢萨卡国际机场为依托,面向赞比亚和中南部非洲市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配套服务业,项目定位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的现代空港产业园区。昝宝森认为,该区最大的优势是能为入区企业提供一个具有保障的服务平台,打破外界非经营性壁垒,帮助企业迅速开拓市场。
目前,卢萨卡园区拥有吉海(赞比亚)农业有限公司的菌类生产车间,以及经贸合作区引进国际先进建筑材料和技术打造的赞比亚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化多功能气膜馆,南部非洲首家中资医药产业园也已经落户于此。其中,吉海(赞比亚)农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简称吉海农)在赞比亚注册的公司,以蘑菇生产为主,他们培育的蘑菇已成为赞比亚的知名品牌。该公司董事长姚允武介绍,2013年9月,吉海农经过考察,发现赞比亚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蘑菇,就在经贸合作区卢萨卡园区修建了厂房,引进了他们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食用菌培育技术,种植平菇、香菇和杏鲍菇,成为在赞比亚第一家用工业化方式生产蘑菇的企业。由于他们采用当地废弃的甘蔗渣、棉籽壳等农业废料作为培育蘑菇的菌袋,产品价格低廉,而工业化生产又能保质保量,因此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产量与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在赞比亚颇具影响的企业。据姚允武介绍,他们的企业除了种植蘑菇,还开发了农业示范园,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饲养鱼类和家禽,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园区内形成一种循环链条。他充满感情地表示:这一切,与经贸合作区提供的令人满意的配套和服务密不可分。
鉴于吉海农入驻经贸合作区的良好示范效应,赞比亚-中国吉林经贸对接会于2014年4月1日在卢萨卡园区举办。参会的20家吉林省企业和92家赞比亚当地企业对经贸合作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仅在2014年,经贸合作区就接待类似的商务考察、对接团组超过80个,在国内外举办大型招商活动10余场,通过多样化的活动策划,与数百家企业进行了接洽,有效扩充了招商资源。可以预见,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经贸合作区必将迎来更加蓬勃的良性局面。
经贸合作区不仅为赞比亚筑巢引凤,还成为展示中国制造的窗口。园区内的瑞贝实业公司是专门经销中国重型机械的公司,来自中国重汽、安徽合力、徐工、泰特、山推等公司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重型卡车等,威风凛凛地陈列在这里。毕业于赞比亚大学的卡尼娜在瑞贝实业公司工作两年多了。她说:“我在这里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也学会了很多机械操作技术,中国机械设备质量非常好。”瑞贝实业公司总经理张淑敏表示,在附近的钦戈拉—基特韦公路上,中国的大型卡车都能看到。“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受到赞比亚社会各界的欢迎。
赞比亚贸工部常秘穆万萨认为,经贸合作区的建立也更新了赞比亚的经济发展理念,由此人们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正是看到了赞中经贸合作区的成功,赞比亚政府目前已决定在卢萨卡南郊兴建一个经贸合作区,希望在经贸合作区的带动下,大力推进赞比亚的工业化进程。正因如此,作为中赞友好关系的创建者,90岁高龄的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仍时刻关注着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发展,他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感情:“中国是非洲伟大的朋友,中国总是尽一切可能来帮助非洲,赞比亚更是获益匪浅。”
闪耀赞比亚的中国精神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时引用了一句法国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经贸合作区在赞比亚的事业也是从零起步、白手起家、逐步壮大,这与中方员工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密不可分。赞比亚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在当地工作必须要面对简陋的生产生活设施,肆虐的蚊虫叮咬,不可预知的流行疾病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经贸合作区的同志们不仅要克服艰苦的环境,而且注定要走一条与亲人聚少离多、与艰苦孤寂为伴的道路,很多人在父母离世、儿女成长的关键时候都没能陪伴在身边,只能为父母在坟前撒一把土、看儿女在视频中叫一声爸妈,而心中留下的却是无尽的牵挂。
细细算来,陶星虎在赞比亚工作已经年满13年。2002年8月,他从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的职位上调任中国有色集团,到北京不足一个月便被派往非洲。从百废待兴到蒸蒸日上,陶星虎参与、推动了中国有色集团以及经贸合作区在赞比亚缔造辉煌的发展传奇。作为赞比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陶星虎还站在巩固和发展中赞友好合作的立场,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引导规范中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强化中资企业“政治上负责任、经济上做贡献、社会上尽义务”的良好形象,成为赞比亚政府与在赞华人企业、大陆以及港台地区华人沟通的重要纽带。一边是“走出去”事业的飞跃,一边却是身体上的严重透支。13年如一日的忙碌奔波使其落下了严重的痛风宿疾,一度曾因静脉曲张而无法行走,最难熬的时候一个月内两次患上疟疾,却仍要拖着虚脱的身子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非洲的13年,正是陶星虎的孩子由懵懂少年到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他却没办法满足孩子对父爱的渴望。父母双亲也只能留给妻子一人照顾,每年回国的短短数日也会因忙于公务而无暇与家人团聚。
现任经贸合作区副总经理的秦喜胜曾经在经贸合作区所属的中赞友谊医院一干就是10年,总共休假不超过100天,回国5次,只在国内度过一个春节。从2005年8月底被任命为中赞友谊医院院长那天,他就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中赞友谊医院的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始建的恩卡纳矿山医院,2000年前后由中国有色集团收购并以中赞友谊医院的名字正式投入使用。该院早期人手不够,外科大夫、妇产科大夫、CT影像大夫、药库出纳、财务总监都由他一人兼任,独挡几面,长期透支工作。他救治的病人无数,无论是艾滋病患者还是普通人,无论中国人、白人还是黑人,他都一视同仁。在所有在赞医疗机构中,中赞友谊医院的收费最低,病人缴不起医疗费时他总是予以减免。他常说:“赞比亚人民还很穷,我们办医院不是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服务好中资企业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为当地人民造福,真正做中赞人民的守护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中资企业一名中方员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来医院时已经休克,需要紧急输血,但血源异常紧缺,为中国病人输血尤为困难。秦喜胜二话没说,捋起袖子抽了500毫升血。对于病人单位及家属的感激,秦院长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们是同胞,保全每一个在赞中国公民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同样的,一名赞比亚公民因动脉断裂大出血而休克,需要紧急输血,秦喜胜又是二话没说,为病人输了500毫升血。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献500毫升血并不算太大的负担,稍微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然而,秦喜胜却来不及休息,还要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去,有时一台手术甚至通宵达旦。必须认识到,即使是简单的输血和与病人接触,对于在赞比亚工作的医疗人员来说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以秦喜胜为例,很多次他从手术台上走下来,发现手套被割破了。在艾滋病高发的赞比亚,这很容易被感染。
劳累和危险并没有让秦喜胜却步。他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障碍,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不少当地人的生命,被亲切地称呼为“白求恩式的中国医生”。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秦喜胜的爱人李海莲医生也工作在医院,是很有经验的妇产科专家。夫妇二人相互勉励、相互帮助,多少次高难度手术,在夫妇二人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多少个濒临死亡的妇女、新生儿在他们的及时救治下转危为安、活泼可爱。工作的辛劳使李海莲患上心脏病,两条腿肿的像馒头,不时气喘吁吁,但为了病人她总是强撑着,她总是说,能为每个家庭造福,是我们医者的幸事,她工作的孜孜以求,使中赞友谊医院的妇产科成了当地的一面旗帜。在秦喜胜的努力下,中赞友谊医院汇集了来自中国、赞比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110余名医务工作者,成为赞比亚医疗设施最先进、服务最优质的医院,服务人群近4万人,日门诊量180多人次,在当地急救、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疫苗接种等方面起到了龙头作用。
曾经先后15次深入赞比亚出资企业一线调研的罗涛总经理每每谈到这些可敬、可爱的干部职工,总是非常感动:“他们是我们海外事业最可宝贵的财富”。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有色集团司歌”首次唱响赞比亚,演绎了包括经贸合作区在内的中国有色集团海外军团的风采,深深打动了到赞比亚中资企业调研党建工作的时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可贵的奉献精神沉淀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是我们持续做好海外事业的重要基石。”中国有色集团党委书记、经贸合作区副董事长张克利对此感触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视察中国有色集团总部时称赞:“你们有股韧劲儿、有种精神”。可以说,这些特质在经贸合作区等中国有色集团赞比亚出资企业干部职工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拼搏的可贵精神品格,是打造“中国有色梦”、实现“中色非洲梦”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点亮融合共进的友谊之光
2007年2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为经贸合作区揭牌时特意叮嘱罗涛:“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与当地的和谐相处”。这一重要指示成为中国有色集团以及经贸合作区在赞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说,“融合共进,共同发展”的理念,在经贸合作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一直以来,经贸合作区在推进区内项目建设、抓好区内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通过提供就业、纳税、捐助等多种途径积极回报当地社会,培育了健康和谐的企业品格。经贸合作区内的矿区现场,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打造“碧水蓝天下的绿色企业”理念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推进并实施矿山安全管理,实施废石充填、循环利用工业用水等一个个以科技为依托的先进手段,经贸合作区内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了安全清洁生产,持续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做法获得了赞比亚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对区内企业,经贸合作区大力倡导既用事业留人,也用待遇留人、文化留人,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倡议区内企业不断改善员工福利,加强培训教育,大力推进属地化管理,全面提升赞籍员工综合素质,不仅把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为他们提供事业的舞台和上升的空间,并且每年选派优秀的赞方员工赴中国参观、学习,极大地促进了赞比亚政府、股东、高级雇员乃至普通工人与中方投资者、中方管理层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入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成长空间。在经贸合作区,中赞员工并肩学习交流、挽手载歌载舞的场景随处可见。你会切身地体会到:这是一个专注于事业,致力于中赞两国人民福祉的优秀企业创业平台!一家到经贸合作区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一开始规定不允许工人穿工作服回家。后来一名赞比亚工人说,“如果能让我们穿着工作服回家,让村里的人知道我们在中国企业工作就好了,因为在中国企业工作是值得骄傲的事。”工人们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企业负责人,他马上改变了过去的决定。“赞比亚青年以在中国企业工作为荣”,这正说明经贸合作区营造的中赞一家的浓浓氛围,凝聚起了中赞员工强大的集体荣誉感。
经贸合作区热心公益事业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众多的事例中,以承办的“中国赞比亚光明行”活动最为人津津乐道。2011年,中国有色集团投入100万元,由经贸合作区承办了“中国赞比亚光明行”活动,为109位赞比亚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在非洲大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当年4月,“中国赞比亚光明行”医疗队抵达赞比亚中赞友谊医院。此前,经贸合作区筛选了109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上至九旬老翁,下至十几岁少年,全部派车将他们接到医院,同时承担患者和家属住院期间一切生活费用。尽管是为患者免费复明,经贸合作区仍然没有将其当成廉价的医疗活动,使用的全部是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采用的晶体全部从国外进口,邀请了代表中国眼科最高水平的北京同仁医院医疗队。短短3天时间,他们为109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手术成功率达百分之百,患者的人生从此改变。失明多年的赞比亚15岁小男孩尼干加、73岁的老人穆苏阿、74岁的老人弥右巴惊喜地发现,自己恢复视力后看到的第一个人竟是中国人——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非洲友好协会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当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与赞比亚时任总统班达共同为这3位来自贫困地区、倍受白内障困扰的赞比亚人揭开纱布时,他们激动万分。来自坦赞铁路起点、曾经当过警察的穆苏阿甚至表示,中赞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令他重拾光明,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一圆大学梦。莫西斯也是“光明行”活动的受益者,这名边远山区的农民术后恢复很好,他在给经贸合作区的感谢信中写道:“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也让我从此鼓起追求新生活的勇气,愿上帝永远保佑你们。”光明行活动,寄托了中国政府、中国民间友好力量和以中国有色集团、经贸合作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界对赞比亚人民的深厚情感,开启了中赞民间外交史上的崭新篇章。
经贸合作区在当地的不懈努力和真心付出,赢得了赞比亚政府和民众的衷心支持和热烈欢迎,也为中国企业赢得了极好的口碑。2014年4月21日,罗涛、陶星虎、昝宝森受邀在赞比亚出席了“中赞建交50周年暨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阁下90寿辰庆祝会”,卡翁达对中国企业、中国有色集团以及经贸合作区对赞比亚的贡献赞不绝口。这位曾经两次到访中国有色集团总部的老人表示:“你们的事业做得很大,你们的朋友遍天下,你们是中赞全天候友谊最好的诠释者!”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企业联合出海的重要发展平台,同时也承载了中国有色集团更为远大的国际化梦想,是中国有色集团实现逆势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其为代表,中国有色集团已经在赞比亚累计投资超过26亿美元,先后设立了14家出资企业,拉动当地就业14000人,创造了多个中国之最、赞比亚之最。罗涛总经理自豪地表示:“历数中赞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我们可以非常骄傲地说,坦赞铁路和中国有色集团已成为中赞友好的两个重要标志。坦赞铁路代表了过去和历史,中国有色集团则代表了现在和未来。”作为成功走进赞比亚17年之久的企业,中国有色集团将继续加大对经贸合作区建设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不遗余力地为所有赴赞投资的中外企业搭建发展平台,为探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新的发展道路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赞比亚总统伦古(右二)到访中国有色集团总部
2014年4月21日,罗涛、陶星虎、昝宝森出席“中赞建交50周年暨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阁下90寿辰庆祝会”。
2011年4月16日,经贸合作区承办的“中国赞比亚光明行”活动,点亮了赞比亚贫困白内障患者的人生之光。
赞比亚当地工人用中文歌曲表达对经贸合作区等中国有色集团在赞出资企业的热爱之情。
赞比亚当地工人以在经贸合作区以及入区企业工作为荣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大门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办公楼
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中色非矿负责运营的谦比希铜矿是中国在境外成功投资的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
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谦比希铜冶炼公司负责运营的铜冶炼厂是中国在海外投资最大的铜冶炼项目。
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多功能气膜馆是赞比亚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化多功能气膜馆。